第四届“老龄中国”发展大会“老龄心理与健康治理”专题论坛成功举办
来源: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更新时间:2024-12-16阅读次数:

2024年12月7日下午,第四届“老龄中国”发展大会之“老龄心理与健康治理”专题论坛在复宣酒店4楼5号会议室举办。



专题论坛上半场由复旦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健康传播研究所副所长王帆主持。共有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海军军医大学、国家卫生健康委、西南大学等5位专家学者发言。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颖教授汇报题目为“认知障碍可以逆转吗?来自中国队列人群的证据探索”。王颖指出,轻度认知障碍可逆转至认知正常,但随着痴呆状态越严重逆转越难,故越早干预效果越好。运用多状态Markov模型发现:MCI状态老年人有21%的老年人可能从MCI逆转至NC,有6%发展为痴呆。年龄越小、戒烟、参与社区活动指数越大的老年人从轻度认知障碍逆转的概率越大;尽管戒烟和听力正常是积极的健康行为,但年龄越大的老年人从轻度认知障碍进展为痴呆的概率也更大。王颖提出,需要政府、社会及个人提高对轻度认知障碍的认识与关注,提高社区老年人对认知障碍的知晓率以及轻度认知障碍的筛查率。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李春波主任医师分享了《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2024》。李春波指出,老龄化背景下,中国AD治疗率及公众的相关知识较低,防治面临严峻挑战。他从AD的流行病学及疾病负担、临床诊断、防治及相关临床试验和防治管理的公共卫生资源四个部分,分享了报告中的相关发现。李春波指出在轻度认知障碍阶段,“社区的认知筛查-早期影响因素识别-非药物干预-照护者赋能”是目前早期防治的流行模式。该报告更新了中国AD的流行病学数据,分析了疾病经济负担的最新情况,全面评估了我国AD诊疗服务的现状和公共卫生资源的配置状况。



海军军医大学护理系叶旭春教授汇报题目为“中老年人对照护机器人的期望价值和使用意愿研究”。叶旭春融合护理学与心理学的交叉视角,基于感知价值理论对老年照护机器人使用意愿展开探究。研究首先通过扎根理论研究,基于期望价值和感知价值的权衡与比较,构建中老年人对健康照护机器人使用意愿的理论框架;据此进一步编制并形成了包含生活照护、健康照护、情感价值和自我实现价值4个维度的中老年人价值期望问卷,并探索了人机信任、技术焦虑、孝道期待对中老年人健康照护机器人使用意愿的影响及路径;最后还强调未来研究需强调“机器人服务于人”的核心理念。



北京医院·国家卫生健康委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副所长孙亮研究员汇报主题为“老年医学与数字健康:未来已至”。孙亮借用“蒙娜丽莎的拼图”的比喻,阐释了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在老年医学研究及临床实践中的创新赋能作用。孙亮指出,人工智能技术不仅极大提示对目前已知的临床、基础和公共卫生数据处理和分析的速度,而且在揭示衰老生物学复杂机制方面也起到了提速作用。通过展望老年人健康检测可穿戴设备的前景,以及基于智能家居数字系统开发AI辅助的居家养老保障的发展,他总结道,未来的老年医学将全面迈入从“数字化”到“数智化”的转型,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个体功能为中心,实现在多场景下解决健康需求的目标。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喻婧教授汇报题目为“社交隔离与孤独的不对称性:老年人社会韧性改变的机制及预测”。喻婧指出老年人个体综合认知有助于抵消睡眠障碍,尤其是睡眠中觉醒给自身社交隔离带来的负面影响;老年人社交隔离和孤独具有不对称性,即有些个体有丰富的社会网络但仍感到孤独,而有些个体社会隔离程度高但却不感到孤独;抑郁、压力、焦虑、睡眠障碍和Type A人格是影响老年人社会韧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她表示,老年人是具有“自愈”能力的,即使社会隔离程度在增加,但并不一定会走向高孤独,“孤独并非必然”。



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老龄心理与行为科学实验室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郭秀艳教授对5位发言人的主旨进行了点评。郭秀艳结合影片Still Alice指出,王颖和李春波对于阿尔兹海默症的相关研究具有相当高价值与意义,越早预防是越有效果的。叶旭春进行了照护机器人使用意愿方面非常系统的研究,在照料需求日益增长的背景下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孙亮则对于人工智能赋能老年医学做出了系统梳理,对于未来发展做出展望,具有较高的启迪性。喻婧对于孤独的研究是必要的,研究结果发现了社交虽然隔离,但孤独不是必然。希望各方多做努力来共同推动老龄心理研究。



专题论坛下半场由复旦大学心理学系主任陈斌斌教授主持。共有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贵州中医药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复旦大学等5位专家学者发言。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唐丹教授做了题为“老化态度与积极老龄化”的汇报。唐丹从老化态度的起源谈起,立足主体、评价和态度的双重性视角回顾了老化态度的界定。展开区分由个体经历形塑的个体老化态度与由社会建构的社会老化态度,从而剖析中国迈向积极老龄化的路径与挑战。她指出,中国社会对老年人的歧视与偏见在数字化时代尤为凸显。例如将老年人互联网使用贴上“数字鸿沟”、“网瘾老人”等标签。她强调,青中老年的生命历程是连续的,老年只是发展的阶段;个体差异远大于年龄差异,需避免脸谱化,并辩证看待老年期的多维发展;应系统研究社会老化态度,推动形成正确、客观的认知,营造包容、理性的积极老龄化氛围。



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刘足云研究员汇报主题为“机体衰老的多层级评估”。他基于衰老的多层级学说,展开介绍了团队在不同层面评估衰老的系列研究。在数据基础方面,建设具有多维度纵向衰老表型组学数据的我国人群纵向队列——如皋队列与浙江增龄健康纵向队列。在指标测量方面,其团队关于认知衰弱、表型年龄及DNA甲基化时钟和代谢时钟的多层级评估衰老的成果显著,首次提出了表型年龄、Meta时钟多个原创性新型评估模型。刘足云强调,应从全生命周期视角出发解析衰老影响因素,既要具备研究广度以覆盖多种环境、社会和生物学因素,也需具备深度关注衰老本身的复杂动态过程,从而为精准干预衰老、促进健康老龄化提供科学依据。



贵州中医药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任艳娜教授做了题为“基于跨通道知觉训练的老年人认知促进及其神经机制”的汇报。她基于当前老年认知障碍干预方法存在的问题,将多感觉信息整合作为应对这一问题的“新突破口”。围绕视听整合的老化机制、适应性补偿机制以及跨通道知觉训练对认知水平的提升展开研究。研究表明:第一多感觉信息补偿效应主要通过提高传统视听觉整合脑区的整合能力、激活新的脑区参与视听觉整合、提高大脑整体的功能连接实现;第二,跨通道知觉训练可以有效提高老年人的知觉敏感性、视听整合效应、脑功能连接强度,但存在很大的群体异质性。第三,知觉训练可以有效提高被试的注意力和记忆力。其团队还基于前期研究成果进行了计算机辅助认知干预系统的应用研究,为老年认知健康提供了新思路。



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曹碧华副教授汇报的题目为“冲突加工进程中认知控制的老化研究”。她从加工速度假说和额叶老化假说出发,提出两大核心问题:一是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抑制控制能力是增强还是减弱?二是老年人的冲突适应能力是否有所变化?她强调,冲突加工进程可以作为观察老化起始点变化的重要窗口,研究其对认知控制的影响尤为关键。她指出,未来研究需引入连续年龄变量,更精细地刻画老化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这将有助于理解不同年龄阶段的认知控制特征,并为制定个性化、精准化的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郑丽副教授做了题为“老年人公平准则维护行为研究”的汇报。她提出,在人口老龄化趋势下,研究老年人如何参与社会规范的维护,对于保障社会规范运行的范围和效果至关重要。围绕“老年人在公平决策中如何整合分配意图和分配结果?”这一问题,她具体介绍了三项实验设计。研究结果显示,在本土化情境下,老年人在进行第二方惩罚时对分配意图信息不敏感;凸显意图信息能够改善老年人在第二方惩罚中对分配意图的整合;老年人能够整合意图和结果进行第三方惩罚,这一意图整合效应在年轻人身上更明显。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院长周楚教授对下半场5位发言人的汇报做了点评。她指出唐丹教授关于社会老化态度的洞见在代际关系变迁的当下尤为重要,对促进积极老龄化有重要作用;刘足云研究员基于扎实的数据基础,从微观视角丰富了我们对衰老进程和老化人群差异的认知。任艳娜教授和曹碧华副教授关于老年人认知功能以及训练的相关研究,是开发有持续性的、有效的认知训练工具的重要基础;郑丽副教授的研究扩宽了对老年人群体公平准则维护行为的理解。“老龄心理与健康治理”这一共同主题有待来自多学科的研究者广泛参与与深入交流合作。



通讯员:李冰逸、孙盈亮、姜浩然、孙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