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7日下午,第四届“老龄中国”发展大会之“人口发展与老龄社会保障”专题论坛在复宣酒店4楼3号会议室举办。论坛分为上、下两个半场。
上半场主旨演讲由北京市委党校尹德挺教授主持,华东师范大学老龄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瑞君教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陈艳华编审作点评。
在上半场的主旨演讲中,共有来自南京大学、南京邮电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安财经大学、河北大学等六位专家学者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陈友华教授作了题为“养老金融:概念、问题与前景”的主题发言。陈友华教授从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与养老产业金融三个方面对中国养老金融发展状况进行了梳理,揭示了其存在的问题,指出可以学习借鉴国外养老金融发展的经验与教训,通过税收优惠和适度投资监管来实现养老金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推动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养老产业发展中的金融支持,增加以需求为导向的养老金融产品与服务的供给。陈友华教授建议,对养老金金融发展而言,要发展养老体系,实现市场运营,拓宽投资范围,提升管理效率;对养老服务金融发展而言,要提升养老意识,夯实养老财富,创新有效供给,优化业态环境;对养老产业金融发展而言,要明确发展方向,深化产融合作,引导合理预期,防范金融风险。
南京邮电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沙勇教授分享的题目是“以四个‘着力’推动老龄社会治理现代化”。沙勇教授在发言中提出要从着力全面深化改革、着力优化财力支持、着力发展为老科技、着力改变涉老观念四方面入手来实现老龄社会治理的现代化。从全面深化改革的角度来看,一是要改革老有所养的补贴政策;二是要探索老年人力资源再利用的创新机制;三是要探索主动健康的支持体系;四是要尽快建立统一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五是要探索代际支持、老年学习等制度创新。从优化财力支持的角度来看,我国可以通过划转国有资本、划转部分税种、盘活资源和发掘社会之力来减轻负担。从发展为老科技的角度来看,科技赋能是世界大势,但是我国目前存在着数字鸿沟和科技失灵导致的科技未备问题,未来要进一步加强与老年人相关的数字服务和科技赋能。从改变涉老观念的角度来看,要重塑老年人的主体地位、重塑死亡文化,老龄社会的必然要义是从“老龄”到“乐龄”。
中国人民大学鲁全教授围绕“老龄社会保障:主要问题与内容拓展”进行主旨发言。鲁全教授在发言中分别针对养老金、养老服务和老龄社会保障进行相关阐述,他提出,我国的养老金问题要辨析清楚其是人口挑战还是制度挑战,目前的养老金体系在制度模式、参保质量、缴费基数、参数设计、待遇调整、统筹层次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我国的养老服务要注重顶层设计与融合发展;我国的老龄社会保障要基于老龄全周期进行拓展。
西安财经大学统计学院韦艳教授作题为“老有所医,医路何方?——供需视角下陪诊服务的发展现状与提升路径”的主旨汇报。韦艳教授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从需求侧来看,目前陪诊服务的需求与满意度呈现背离性,公众普遍认为陪诊服务行业前景广阔,并表示愿意选择陪诊服务,但对于行业中存在的非法交易与不正当竞争行为持有明确的负面态度,这体现了公众对陪诊服务有序发展的期望;从供给侧来看,陪诊服务的供给状况存在地区不平衡性,服务供给的重心地理位置位于华东地区,行业发展有向东北方向移动的趋势;从供需双侧来看,需求与供给的重心空间变化趋势表现出相悖性,东部沿海地区呈现出“供给过剩”的局面。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呈现出“供给不足”的局面。基于上述分析结果韦艳教授建议,我国陪诊服务的发展一是要加快制定行业行为准则,塑造专业可靠新风貌;二是要建立跨区域服务网络,引领陪诊服务品质潮;三是要加大陪诊服务宣传力度,树立公信新标杆。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郭瑜教授的发言主题是“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与预算绩效管理”。郭瑜教授首先阐述了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面临着以下六个基本现实:一是基金结余总量大;二是地区之间分布不均衡,苦乐不均;三是财政补贴力度逐年加大,实现全国统筹;四是资金在全国范围内互济余缺,多数省份下拨大于上缴;五是养老保险实现人群“全覆盖”,参保人数稳步上升,但是离退人员占比逐渐攀升;六是养老保险待遇连年上涨,但是城乡差距较大。根据上述基本现实,郭瑜教授介绍了目前关于养老保障体系的国际经验与发展趋势,最后详细阐释了养老保险基金管理运营的“中国模式”和养老保险基金预算绩效管理的特点。
河北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王朋岗教授的汇报主题为“人工智能时代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影响及其应对——人口-技术-经济”。在发言中,王朋岗教授提到人口变化和人工智能(自动化)是未来几十年将塑造宏观经济的两大结构性趋势,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取决于老龄化的速度和零利率下限,同时人口老龄化将通过自动化和人工智能等技术进步渠道来影响经济增长。对于中国而言,要谋求人工智能时代的经济增长,就要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契机,实现我国中长期人口、投资与消费协调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陈艳华编审、华东师范大学老龄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瑞君教授、分别对6位发言人的研究/上半场主旨进行了点评。
陈艳华编审表示,沙勇教授的发言中令她感触最深的是老年人力资源再利用的内容,她强调要关注不同人群对退休年龄的差异性需求,并提及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指出银发经济是学界的一个热点,其研究应当从宏观视角出发。对于鲁全教授的发言,陈艳华编审认为“养老金是一个人口挑战还是制度挑战”的切入点非常好,养老金既是事业,也是产业;她认同鲁全教授对于临终关怀和殡葬的看法,并表示自己一直在跟踪关于“死亡研究”的问题,目前已经从制度建设深入到了对伦理问题的思考。陈艳华编审对韦艳教授兼顾数据和思考的“陪诊”研究表示了肯定,由此延伸出了“一个好的问题如何上升到学术问题”的思考:做学术研究,首先要找到一个问题,再思考其是不是一个真问题,进而思考其是不是一个学术问题。
吴瑞君教授认为上半场主旨演讲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跨界,人口学、社会保障学、经济学、老年学等领域的专家头脑风暴,能够系统地提出应对老龄社会的策略;二是时空视角,各位专家的报告展现了中国社会保障、养老金保障的演变,也涉及当下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人工智能的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三是六个报告主题可以清晰地划分为三大类型,分别是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及应对、智慧养老与健康管理、养老保险和个人权益保障。对此,吴瑞君教授总结,我们现在处于中度老龄化时期,面临养老保障压力、家庭结构变化,以及风险社会等问题,不同时期的不同问题需要不同的应对方法。六位专家的报告直面问题,为我们全面理解和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挑战提供了重要的视角和思路。同时,吴瑞君教授认同鲁全教授关于“建设一个整体的社会保障”的观点,认为在群体需求多元、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我们要重视统筹,发挥政府、企业等多主体的合作力量,并需要不同专家共同研究,进而实现跨学科的引领。
下半场主旨演讲由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党委书记尹晨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陈卫教授、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李强教授作点评。
在下半场的主旨演讲中,共有来自西安交通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复旦大学、云南大学等六位专家学者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刘慧君教授作题为《积极生活与基础设施保障——建成环境对农村老年人时间利用的影响》的报告,从健康老龄化与积极老龄化的理论前景出发,基于时间利用探讨了建成环境对于老年人日常活动的影响,发现提升建成环境,在闲暇时间利用方面能够引导老人选择更积极的生活方式,同时降低老年人活动参与和保持健康的壁垒,并且在时间上拓展了老年人的活动领域。本研究提供了一种具备实践基础的老年人积极活动干预策略。
上海师范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郝勇教授发言主题是《长期照护撬动银发经济的几个卡点》,分别从照护费用、照护对象、照护人员供给和照护标准规范等角度分析长期照护的国际经验。特别提到照护人员提供的“情绪劳动”与“深层表演”,应对其展开常态化的心理疏导,完善相关的职业伤害认定。除此之外,还提出照护理念应重点防止老年人从“照护依赖”向“生活依赖”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张文娟教授分享的题目是《积极应对“老老人”居家养老服务难题——国际经验与启示》,以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日本和新加坡等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国家为目标,从兜底人群的识别、顶层制度建设、养老服务的组织管理等角度系统梳理和分析了各国的政策框架和制度设计理念,总结了这些国家在生活照料、医疗健康、康复护理、居家适老化改造、人才培养以及家庭照护者赋能等方面的实践经验,为我国破解“老老人”居家养老服务难题提供政策启示。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王卓教授作题为《中国公众对安乐死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2019年民意调查数据》的主旨汇报,深入探讨了中国公众对安乐死的认知与态度。王卓教授从安乐死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内涵与外延、公众对安乐死态度的经验研究等方面进行回顾和梳理,通过实证分析系统地从个体特征、死亡观念两个维度阐释了公众对安乐死态度的影响。研究为提高生命质量、深化安乐死合法化研究、建立理性的生死观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双重价值。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朱勤教授分享的题目是《基本养老保障的城乡融合发展--以收入保障为例》。朱勤教授就老年人收入与收入保障现状与问题、城乡养老保障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影响与成因,改革难点等方面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融合基础养老金的对策方案,并展示了部分政策模拟结果。朱勤教授认为,当前缩小基本养老保障城乡差距应明确“基本保障保基本”理念,在承认部分制度“存异”的基础上,构建打通城乡的具有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的基础养老金体系,以此推动基本社会保障的城乡融合发展。
云南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公共政策系主任李静教授的发言主题是《资源吸纳与功能嵌入: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社区嵌入式养老》。李静教授从中国式现代化必然要求、我国养老服务现实国情、理论耦合等方面分析,提出当前我国养老服务的前景广阔,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李静教授提出,基于以资源吸纳为重点、以功能嵌入为导向的社区养老是中国式养老的可行路径。
中国人民大学陈卫教授、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李强教授分别对6位发言人的研究进行了点评。
陈卫教授认为6位学者的汇报主题深刻,意义深远。刘慧君教授基于长期数据探讨了积极老龄化的干预策略,加深了我们对于基础设施保障对老年福利重要性的理解,建议进一步探讨不同类型基础设施的异质性影响。郝勇教授聚焦长期护理对银发经济发展撬动卡点的研究,精准把握关键议题,未来可继续探讨不同卡点可能带来的影响。张文娟教授针对“老老人”居家养老难题展开深入分析,总结相关国际经验并深入探讨对我国的启示,为相关研究提供了富有价值的参考范式,下一步可构建指标体系以精准识别老年人群中的脆弱群体。王卓教授针对安乐死的探讨有重要意义,将死亡教育这一在学术界与社会层面均极为重要的话题推至新的研究高度,加深了我们对安乐死的理解与思考。朱勤教授针对养老保险城乡融合的可能性及思路展开研究,数据扎实,分析严谨,未来可进一步探讨融合的标准。李静教授从社区嵌入式养老的资源吸纳与功能嵌入破题,高度思辨,提炼总结,建议可进一步探讨嵌入的定义与标准,以及如何应对社区养老的碎片化问题。
李强教授认为6位学者的选题兼具创新性和启发性,围绕论坛核心议题展开了深入广泛的探讨。刘慧君教授利用独特的时间利用数据探讨建成设施对老年人日常活动的影响,期待未来在具体影响机制方面的深入研究。郝勇教授从多方面对长期照护进行较为全面剖析,对城市地区未来的养老具有重要意义。张文娟教授对“老老人”的研究贴合现实需求,从多维度为“老老人”居家兜底性养老问题的破解提供思路。王卓教授深入一线研究安乐死话题,为死亡教育、殡葬研究的发展添砖加瓦。朱勤教授针对养老保险城乡融合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扎实的数据探讨了可能的融合思路及其后续影响。李静教授针对社区养老话题的研究高屋建瓴,丰富了我们对于社区嵌入式养老的理解。
通讯员:吴洁,陈天,周祥,艾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