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玉韶、宋靓珺、沈凯俊、尹思薇
民以食为天,老年助餐是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需求量较大的一项服务。如何做到老年助餐服务方便可及、经济实惠、安全可靠和持续发展,切实把这项惠及亿万老年人的实事、好事办好,是民之所望,政之所向。
近年来,山西省太原市民政局创新推动社区食堂开展老年助餐服务,促进社区食堂规模化、连锁化、产业化和多元化发展,打造出了一批群众认可度高、社会资本相继涌入的微利可持续的社区食堂,取得了良好成效。
精准识别助餐对象,分类提供助餐服务
太原市坚持“精准识别、区别服务、阶梯收费”的基本原则,面向社区,辐射周边,优先保障家庭困难、行动不便老人。
做到精准识别,应保尽保。在社区食堂就餐的老人,需要填写就餐信息登记表,并由社区审核登记具体情况。社区食堂对行动不便、不能堂食的老人进行登记并实行电子化管理,按时把可口的饭菜送到老人家里,让老人足不出户就能吃上一口热乎饭。
实行阶梯收费。根据社区老年人不同情况分类施策,结合本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家庭财力状况,对助餐服务实行差异化优惠,优先服务有需求的特殊困难老人,降低助餐成本。如太原市部分社区食堂规定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可享受助餐补贴优惠,个人仅需支付少量费用,90岁以上老人则可以免费就餐。
技术赋能扩大规模,智慧监管保障质量
太原市坚持“智能服务、健康品牌、数字监管”原则,太原市打造建设标准化、服务规范化、过程监控实时化、分析决策数据化的社区食堂运营管理数字化平台,实现了助餐的智能化和个性化,监管的实时化和精准化。
构建从“前厅”到“后厨”的全供应链食品安全网,社区食堂拥有完整的智能售卖和管理系统,严把安全责任关,重点抓好老年助餐食品安全和服务场所生产安全,让老年人吃得好、吃得放心。
从“采购”到“配餐”,社区食堂统一接入监管平台,实现管人、管事、管钱的信息化。通过制定老年助餐规范和标准,完善智能便捷服务手段,保证膳食营养健康和供应连续稳定。
从“制作”到“宣传”,社区食堂打造了智能健康管理系统,在菜品发布屏上显示营养价值、营养配方等一系列信息,甚至推出专门针对糖尿病老人的健康套餐,打造社区食堂健康助餐理念。
重视社区服务顶层设计,创新合理回报机制
太原市坚持“选址精确、补贴引导、社会参与、价格自主”的原则,优化社区食堂的运营模式。
注重社区食堂选址。太原市社区食堂在初期布局时就避开了繁华商业区和餐饮集中区,向居民聚集区、学校集中区、保障薄弱区、需求旺盛区靠拢,积极融入“15分钟养老服务网”。
坚持短期补贴和长期优惠相结合。提出通过“个人出一点、企业让一点、政府补一点、集体添一点、社会捐一点”的多元主体合作模式,建立多元筹资、多方支持和风险分担机制。一方面,政府出台纾困扶持具体措施,保障短期优惠补贴落实落地,减少社区食堂经营者的前期投入。另一方面,政府履行监管评估审查职责。委托第三方机构对社区食堂服务质量、硬件设施、就餐人次、就餐满意度等情况进行调查评估,完善长期补贴机制,鼓励社区食堂经营者后期投入。如按照每平方米1400元给予一次性建设补贴,每年还会根据评估等级分别给予3万元、6万元、9万元的奖励。
提高社会力量参与积极性。通过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近百家餐饮企业和物业公司、吸纳1.26亿元社会资本参与社区食堂建设,总建设面积达到5.2万平方米。
灵活制定收费标准。由经营主体根据实际服务成本和适度利润水平灵活制定收费标准。主管部门制定了阶梯收费和自主定价参考标准及指导意见,经营主体可参考制定服务价格,并接受政府的全过程监督和评估。
整合社区养老服务,扩展食堂多元服务
太原市将社区食堂助餐与日间照料、老年娱乐等多种功能整合,提升社区食堂服务吸引力。
积极探索“社区食堂+学堂”模式。通过“社区食堂+老年大学”“社区食堂+党建课程”等,利用就餐间歇开设老年大学课程班、精神文明实践课、健康知识普及课等丰富多彩的课程,逐渐吸引和培育熟人市场。
积极探索“社区食堂+康养结合”模式。将社区食堂与日间照料中心康养功能充分融合,为就餐人群提供营养风险评估、营养解读和营养指导,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充分利用日间照料中心配置的康复资源,深度开展中药疗愈、中医理疗、水中瑜伽等服务,打造家门口的健康营养食堂。
积极探索“社区食堂+文化活动”模式。社区食堂通过组织各类文化活动,挖掘传统饮食文化,组织社区群众包饺子、包包子、烙大饼,增设“社区文化墙”,展示邻里公约、城市老照片和创意展板,构建极具社区特色的食堂文化,提升社区食堂的文化效应。
积极探索“社区食堂+综合为老”模式。利用原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或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场地,与辖区内餐饮企业进行服务资源对接,打造集就餐、娱乐、休闲于一体的多功能活动场所。
截至2022年年底,太原市城区已建立社区食堂301个,覆盖了70%城区社区,2023年将再建100个。老年助餐社区食堂模式不仅切实解决了老年人就餐的实际困难,而且充分挖掘了各个年龄人口的消费潜力,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实现了老年事业与产业的有效协同发展。2023年,太原市社区食堂全年产值预计超过2亿元,创造就业岗位预计超过4000个,一改过去老年食堂“自我造血”功能弱、持续发展前景差的发展窘境,变“输血”为“造血”,融“公益”于“盈利”。
未来,太原市将进一步打造社区食堂范本,继续盘活现有资源,按需适度新增,争取以最小投入实现最优效果。尤其是关于城乡地域差异问题,太原市政府鼓励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探索各具特色、灵活多样的老年助餐服务方式。例如,在未成熟的社区,积极推广互助搭伙的邻里互助模式和慈善公益的“爱心食堂”模式,优先保障困难老人助餐服务。在较为成熟的社区,以前期老年食堂为基础,打造一批有温度、有质量、有特色的样板社区食堂。在有高品质需求的社区,社区食堂将逐步升级提格为社区综合体,提升社区食堂的娱乐、社交等公共场域属性,打造集餐饮、娱乐、购物等功能于一体的社区综合服务体,高效推动落实社区老年助餐服务。
文章转载:中国社会报养老周刊(2023年8月31号,第30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