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8日,复旦大学妇女研究中心成立30周年纪念座谈会在上海举办。来自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中华女子学院、南京师范大学、上海社科院、上海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总工会等科研院所、姐妹院校、政府机构的嘉宾和专家学者齐聚复旦,共襄盛会。本次座谈会由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党委书记尹晨教授主持。与会嘉宾共同回溯中国妇女研究的历程,并在推进中国妇女研究的现实关系中展望前路。
复旦大学文科科研处副处长罗长远向复旦妇女研究中心成立30周年表示祝贺,并对出席座谈会的嘉宾和专家学者表示欢迎。他指出,在彭希哲教授与王菊芬教授的带领下,中心始终以科学研究为基础,服务社会,推动妇女与家庭发展的跨学科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随着中国步入少子老龄化社会,妇女发展研究进入了新阶段。他期待中心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相关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贡献智慧与力量。
复旦大学妇女研究中心主任、文科资深教授彭希哲向到场的领导、专家及女界朋友们表示热烈欢迎。他回顾了妇女研究中心30年来的艰辛历程与辉煌成就,向一直以来支持和关心中心发展的上级单位表示诚挚的感谢。他期待,未来由一批后继年轻学者接过妇女研究中心的光辉旗帜,在理论研究与政策推广等领域不断创新,做出更多卓越贡献,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妇女事业发展。
中国妇女研究会副会长、中华女子学院院长兼党委副书记刘利群教授致辞。她对复旦大学妇女研究中心成立30周年表示热烈祝贺,充分肯定了其在推动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成果。她提出四点“希望”:一是坚持正确方向,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妇女儿童及家庭建设的重要论述相结合,夯实理论基础;二是提升研究水平,聚焦“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规划,产出前瞻性成果;三是加强中国特色妇女理论的国际传播,借北京世界妇女大会30周年契机,展示中国经验;四是推动中心创新发展,培养高质量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事业贡献力量。刘利群也代表中华女子学院提出未来继续与各位专家同仁共同努力、搭建平台,推动中国妇女研究进步。
上海市妇联副主席金佩对复旦大学妇女研究中心成立30周年表示祝贺。她提到,30年来,中心以社会性别与家庭领域的跨学科研究为特色,聚焦妇女儿童和家庭公共政策研究,连续参与上海妇女发展规划的编制,为促进上海乃至全国妇女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展望未来,上海市妇联将继续与中心紧密合作,携手在沪各妇女研究机构和广大专家学者,共同深化理论研究、整合研究资源、加强国际交流,为上海妇女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支撑,为构筑更高水平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贡献上海力量。
复旦大学妇女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王菊芬研究员汇报了复旦妇女研究中心自成立以来的30载历程。30年来,中心成员积极参与决策咨询,服务政府与社会,期间编撰妇女劳动权益文献、创立女职工法律咨询热线,并推动非正规就业等重要研究。中心的研究特色在于紧密结合社会需求与政府实践,促进女性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展望未来,中心将着力打造“妇女与家庭研究”品牌,进一步深化公共政策中的性别平等视角。
接下来,来自7所姊妹院校的代表先后致辞。北京大学中外妇女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叶静漪教授强调妇女事业是党和人民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妇女研究事业的发展和妇女中心的建设,始终与国家现实关切紧密联系,与妇女事业发展紧密结合。她表示北京大学期待与复旦大学及其他机构建立更紧密的合作机制,为性别平等事业贡献力量。南开大学妇女研究中心主任关信平教授指出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妇女事业也需实现高质量发展,尤其需要解决现今人口趋势下女性职场与家庭角色矛盾的新挑战。他表示南开大学妇女与发展研究中心希望与复旦大学妇女研究中心加强交流与合作,探讨新议题。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叶文振教授指出,复旦妇女研究中心在“四个融合”方面特点突出:多学科的双向互动、聚焦上海发展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有效的政策建议、与妇联的工作紧密结合、动员多方力量参与并强化信念融合。他表示,厦门大学期待深化合作,携手为广大妇女开展学术研究。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原院长赵媛教授对复旦大学在妇女研究领域的贡献表示肯定,表示今后进一步加强跨学科深度合作,在构建中国妇女性别研究自主知识体系的过程当中贡献智慧和力量。上海社科院性别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包蕾萍教授指出复旦大学的妇女研究中具有大局观,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国际交流等方面具有榜样力量,未来将与各姐妹单位携手推进全社会对性别平等和妇女发展的关注。上海大学妇女研究中心主任计迎春教授向复旦大学妇女研究中心成立30周年表示祝贺。她提出妇女研究是要致力于在公私领域实现两性的机会、权力、义务和责任的平等,建议姐妹院校加强关于性别研究和妇女研究的合作,建立学术共同体。华东政法大学妇女研究中心主任李凌云副教授呼吁各位专家学者继续在维护妇女合法权益上夯实理论、关注实践热点,与各姐妹单位加强合作为学术发展、政策落地提供重要的平台和支撑。
NEWS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副所长张永英研究员以“团结凝聚、组织协调、联系服务——中国妇女研究会的25年”为题作演讲。她介绍了中国妇女研究会自1999年成立以来,在25年间组织不断壮大、不断推进妇女/性别研究纳入国家社科研究主流,发挥妇女研究智库作用;不断强化平台载体建设,在学术交流、人才培养激励、成果转化方面表现突出。她指出展望未来,应正视新形势下妇女研究会工作的机遇与挑战,以改革凝聚妇女研究合力。
中国妇女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央民族大学杨菊华教授以“面向新时代的女性人口发展”为题作演讲。她指出,当前中国人口发展进入新阶段,女性人口正在迈向新时期:性别结构总体趋衡,健康状况明显改善、教育人力资本大大增强,女性的劳动参与率长期居于世界各国前列、职业声望不断提升、职场的性别区隔明显缩小。与此同时,现阶段依然面临着育龄妇女总量减少、女性人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关键问题。推动女性人口高质量发展仍需深入研究、提升各类资源禀赋、提供更契合需求且有效的职育支持,从而增强女性“左手家庭”“右手工作”的能力。
复旦大学妇女研究中心副主任、心理学系副主任高隽教授以“从变量到主体:一位心理学人的性别研究尝试”为题做演讲。她从羞耻易感性引入性别差异话题,先后介绍了参与和推进的长三角地区社会变迁调查(FYRST)、“性骚扰”与“性教育”系列研究、性客体化系列研究。她在过去十年的性别研究中从将性别作为控制变量到将性别特定经验视为主要审视的对象;而她作为研究者,从性别中立的主体转向有性别的主体。
上海市总工会女职工委员办公室主任许燕军、上海财经大学性别研究中心副主任徐仲佳教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党政办公室主任许晓茵、复旦大学妇女研究中心原秘书长陈月新、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钱序、复旦大学妇委会主任董雅华教授作为特邀嘉宾依次发言。许燕军表示复旦大学妇女研究中心为工会扮演了“思想库”“智囊团”的角色,希望未来与中心继续推进家庭友好政策,帮助女职工平衡工作与家庭。徐仲佳表达了三层合作意义,性别合作中男性的重要性、多学科合作的必要性,以及加强校际合作的愿望,并强调要通过人文学科课程向学生传递现代性别文化素养。许晓茵回顾了复旦大学妇女研究中心30年历程,突出强调了中心灵魂人物及一批辛勤耕耘者和创新追随者的贡献,呼吁中心继续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坚守共同理想。陈月新表达了参加中心30周年庆典的喜悦之情,并特别感谢了同事们对妇女研究中心的贡献和付出。钱序强调了生殖健康研究的重要性,并希望未来在妇女生殖健康普遍可及的社会政策方面,在生育政策与妇女发展及健康的关系领域开展合作研究。董雅华对中心在跨学科研究和社会责任方面取得的成就表达了敬意,强调未来应着力于构建中国特色的自主妇女与性别研究体系,并呼吁加强现实问题的关注与回应。
上海市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原副主任,上海市总工会原副秘书长兼女职工部部长谢幼书,复旦大学妇委会原副主任邱晓露,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科研处处长、中国妇女研究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吴菁,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妇女研究论丛》编辑部助理研究员王妍,上海市妇联办公室一级主任科员朱亮佳,文科科研处基地办公室主任李琬、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吴连霞,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青年副研究员李婧等也出席了本次座谈会。
最后,复旦大学妇女研究中心副主任胡湛教授作总结发言。他回顾了自己在彭希哲教授引领下进入中国妇女学界研究的经历。他表示,未来不仅将继续积极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与兄弟姐妹单位携手并进,还将致力于开创妇女研究的新领域、新方向,为推动中国妇女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花絮
北京大学中外妇女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叶静漪教授在复旦大学文科楼入场时被门卫小哥“拦住”!原来小哥之前在北京大学做过门卫,叶老师担任北京大学校领导期间,曾在春节时和他一起包饺子。小哥印象深刻,一下子认出叶老师,激动地聊了很久。今年开始,小哥来到复旦大学做门卫,同时准备考研!为叶老师和小哥点赞!
(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 尹思薇 骆潇蔓 孙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