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AI向善语料库共创,给AI来一点人情味儿
来源: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更新时间:2024-08-24阅读次数:

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的发展备受瞩目,而在商业逻辑之外,老年人、残障朋友、困境女性、留守儿童、乡村与城市的低收入者等社会多元群体,能不能享受到AI发展带来的自我赋能与科技福祉,也引起社会思考。

8月15日,腾讯与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BottleDream、清华大学无障碍发展研究院等机构,发起了一项面向全社会的AI向善语料库共创行动:为那些在商业环节里失声的人群和话题,构建一个更具人文关怀的AI语料库,推动AI为人类的积极发展、福祉和幸福发挥更大的价值。

AI向善语料库启动会上,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研究院院长司晓提到,在今年参加的许多AI论坛中,大家都是在讨论AI对生产力的作用。但他一直坚定地认为,AI在情感陪伴方面的价值和潜力,完全不亚于生产力方向。

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副院长胡湛教授指出,AI的商业价值和社会回报并不对立,两者是短期和长期预期的矛盾。在全球性的经济下行阶段,商业回报周期变长会成为常态,需要思考一种把两者整合起来的商业生态。

在圆桌“AI时代的社会群像与平常生活”讨论中,复旦大学老龄研究教授申琦分享了她对老年人使用AI等新型技术的看法,认为,家庭的适度支持对老年人使用新技术更重要,积极老龄化下,老年人能够具备使用新技术的能力,也能反哺家人的新技术使用。

当天上午胡湛副院长、申琦教授,复旦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复旦老龄研究院老龄社会计算研究中心主任卢暾教授还与腾讯SSV时光实验室负责人腾超进行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