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2日,由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宁波市北仑区民政局主办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与地方经验”研讨会在宁波市北仑区举行。研讨会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与地方经验”为主题,尝试推进政-产-学-研各界深入交流探讨、共享思想成果。参会嘉宾包括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河北大学、南通大学、西安财经大学、复旦大学等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与浙江省民政厅、宁波市民政局、北仑区政府、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的相关领导以及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和北仑区民政局团队成员,合计约70余人。
研讨会开幕式由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副院长吴玉韶教授主持。宁波市北仑区人民政府区长王程、浙江省民政厅副厅长方仁表、宁波市民政局局长胡杰、中国人口学会会长翟振武、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院长彭希哲等领导先后致辞。王程区长表示,近年来北仑区协同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已形成初具特色的北仑养老服务体系的地方经验,值得深入研究与系统总结。方仁表副厅长强调,浙江省历来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探索具有地方经验的成功模式对于全省乃至全国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胡杰局长充分肯定了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与北仑区战略合作的成功模式,称其为北仑发展高质量养老服务体系提供了宝贵的学术支持与学理支撑。翟振武会长也在致辞中对北仑区养老服务体系的经验模式做出了高度肯定。
自2018年首次签订“北仑·复旦”社会养老服务政产学研战略合作备忘录以来,双方在战略合作协议的指引下,合作共赢,推动北仑区在不断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的答卷上,绵绵用力、久久为功。通过双方的不断实践、不断创新,先后形成了‘三边’养老服务体系、‘整合式’社区居家养老、‘三位一体’的医康养融合模式等创新经验,逐渐形成具有北仑特色的养老服务发展模式,有效推动了全区养老服务体系的高质量发展,全区广大老年人的幸福感、获得感逐年上升。“从地方经验到中国方案,北仑区的养老服务发展模式为回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示范样板”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院长彭希哲教授在致辞中表示。
以本次会议为契机,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与北仑区政府再次签署了“北仑·复旦”社会养老服务政-产-学-研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将继续围绕社会养老服务领域展开决策咨询、学术研究、产业发展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深度合作。
“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是当前解决老龄化背景下养老问题的一个主要途径。”北仑区民政局局长徐宏杰在主旨演讲中重点介绍了北仑经验的特色与亮点。目前,北仑区以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先行区为契机,围绕解决老人居家养老过程中存在的“急难愁盼”问题,逐步形成了“周边、身边、床边”的多层次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有效完善了“政府供养、社区宜养、公益助养、居家安养”四养融合的养老服务机制。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唐钧以“老年照护体系的整体效应——一个基于北仑经验的政策框架”为题作演讲。他认为,建构一个以机构照护、居家照护和社区照护通过功能耦合而构成的“老年照护体系”,才能形成老年照护的整体效应。从老年人向往的具有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的“美好生活”出发,同时通过“看得见”和“看不见”的两只手的“功能耦合”,共同推出一批“社会企业”性质的“老年照护经验商”,北仑经验大有可为。
在接下来的“老龄化国家战略和北仑经验”的研讨中,来自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陆杰华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原常务副院长/南通大学经管学院特聘院长左学金教授、南开大学老龄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原新教授、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李建新教授、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何文炯教授、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李树茁教授、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陈友华教授、河北大学经济学院王金营教授等8位与会嘉宾进行了深入地交流,为推动北仑居家养老体系发展建言献策,获得了良好反响。各位专家通过交流共享为推进北仑区养老服务体系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献策献计,为各地提供可复制、可借鉴的养老服务体系进一步理清了思路、明确了方向。与会期间,参会嘉宾还实地走访调研了新碶星阳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星阳社区邻里中心(老年活动中心)和戚家山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详细了解了北仑区5A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运营,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等情况。
注:部分新闻内容转自“宁波市北仑区传媒中心”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