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老龄化应对”分论坛成功举办
来源: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更新时间:2023-07-25阅读次数:

2023年7月19日下午,中国人口学会2023年年会“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老龄化应对”分论坛在山西省太原市并州饭店杏花厅成功召开。分论坛由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承办,分为上、下两个半场举行。上半场由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副院长吴玉韶教授主持,北京大学应对老龄化国家战略研究中心主任陆杰华教授点评。下半场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陈艳华副编审主持,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张文娟教授、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王雪辉青年副研究员点评。来自中央民族大学、复旦大学、西安财经大学、首都医科大学、海南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苏州大学、云南大学、湘潭大学、华侨大学、福建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辽宁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等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19位师生在本论坛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论坛上半场由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副院长吴玉韶教授主持,共有9位老师分享自己的研究。

 


中央民族大学人口与民族发展研究中心教授杨菊华教授围绕《中国人口老龄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挑战与机遇研究》进行了汇报。她指出,未来30年我国将逐步迈入超级老龄社会,高龄化、失能化、城乡和地区失衡化问题也将更为突出,对现代化建设形成挑战。与此同时也要看到低龄老人在老年人口中占比很高,老年人自我老化态度认知积极,老年人也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人才基础。

 


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副院长胡湛教授分享的研究题目为《“老以群分”与“老以龄分”:中国老年人的族群特质与残障模式》。他认为,研究老年人生活自理残障率变化趋势具有重大的政策和理论意义。该研究主要探讨了我国近10年来65岁以上老人按城乡、性别、低龄及高龄、居住安排分的残障率变动趋势,以及新冠疫情前后我国65岁以上老人按城乡、性别、低龄及高龄、居住安排分的残障率变动趋势。

 


西安财经大学统计学院韦艳教授分享的题目为《虚拟养老院用户画像构建及服务模式分析研究:基于陕西省试点示范基地的发现》。她和研究团队通过对智慧养老服务平台老年用户进行分类,构建用户画像,并预测老年用户真实服务需求。她建议未来养老服务平台可根据不同老年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建立老年电子档案,推动智能养老设备与线下服务有机结合等。

 


首都医科大学医学人文研究中心彭迎春教授围绕《健康责任视阈下失能老人居家照护多元主体协作机制探究》进行分享。她从健康责任视角对涉及失能老人居家照护的各方主体责任进行合理界定,强调个人、家庭、家庭医生团队、政府、社会组织和非正式组织对失能老人健康责任的共同分担,以期形成一个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的健康责任共同体来保障失能老人的生命尊严及其价值的实现。

 


海南大学李芬教授分享的题目为《高质量发展视角下农村家庭养老床位供给:理论逻辑、多重困境与实现路径》。她指出,起源于城市的家庭养老床位兼具智慧养老与机构养老的特征,其在农村供给时面临多重困境。应充分调动农村各相关利益主体的力量,通过多元主体的多样化参与,促进农村家庭养老床位供给,从而推动农村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曹杨副教授分享的题目为《老年人数字社会支持网络构建研究》。她厘清了老年人数字社会支持网络的构成要素和圈层结构,并对比数字社会支持网络与传统社会支持网络的异同,最后分析了传统社会支持网络对数字社会支持网络的影响。并建议补足数字社会支持网络中正式支持力量的缺位,巩固代际反哺效应,增强数字支持的同辈力量,构建更为完善的老年人数字社会支持网络。

 


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王莹助理教授分享的题目为《国际视野下的老年整合照护服务模式:比较与借鉴》。她和研究团队基于国际比较视野,构建了老年人整合照护服务质量理论分析框架,综合运用案例分析法与比较法,综合比较了5个典型发达国家的整合照护模式,并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提出了对中国发展老年人整合照护的借鉴和启示。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李曼讲师分享的题目为《中国老年人失能状态变化趋势:基于综合失能指数的年龄-时期-队列分析》。她使用中国老年健康调查(CLHLS)6期数据,通过ADL、IADL、躯体功能、认知功能四个维度构建失能指数,并采用分层年龄-时期-队列交叉分类随机效应模型(HAPC-CCREM)分析中国老年人失能指数的年龄、时期和队列趋势。

 


云南大学宋晓莹讲师分享的题目为《人口老龄化与产业结构服务化:“结构性减速加剧”或是“高质量发展契机”?》。她将人口老龄化因素引入产业结构转型的一般均衡模型,认为人口老龄化加剧了结构性减速效应,且主要在中西部地区显现。她认为,应将人口结构转型与产业内部结构转型协调起来,依靠人力资本的转型与梯度升级,助推产业内部结构优化。

 


北京大学应对老龄化国家战略研究中心主任陆杰华教授在上半场结束后进行了点评。他指出,本次分论坛发言主题明确、突出“应对”;一题多样,场域丰富。杨菊华老师的文章和系列文章一脉相承,可以更进一步考虑如何从人口红利走向长寿红利、长寿红利如何释放。胡湛老师的文章分析的是老年人存量的现状,关注健康指标上中国老年人的异质性和一致性。还需要进一步回应失能和残障概念的区分、族群差异是什么。韦艳老师关注区域性养老院对老年人的画像和服务类型划分,之后不仅要关注慢病还要关注共病。彭迎春老师的研究提出了可操作化的框架,还需要在量化研究中更细化政府的责任内容是什么。李芬老师关注家庭养老照护床位问题,体现了养老服务在“家边”和“身边”的讨论,还需要关注家庭养老床位的需求量以及如何走向适老化改造。曹杨老师对数字社会支持网络的研究框架扎实,结论可供政策借鉴,可以进一步从谈论“数字融入”到谈论“数字融合”。王莹老师的研究具有国际化视野和比较意义,可以细分市场化的国家、福利国家的具体情况,以及中国老年服务模式不仅要“整合”还要“适应”。

 


论坛下半场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陈艳华副编审主持,有10位师生分享自己的研究。


 

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蒋炜康讲师分享的题目为《延续与变迁:东亚国家和地区养老责任观念的比较研究》。他的研究构建社会发展变迁与养老责任观念变动的理论分析框架,比较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地区、日本和韩国民众的养老责任观念现状、影响因素及其异同,并就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维度下的养老责任观念差异展开分析。

 


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邵岑副教授和徐佳瑞硕士研究生分享的题目为《退休对中老年健康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该研究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2018年四期数据探讨退休对中老年自评健康的影响及其中介机制,并认为延迟退休政策宜渐进推进,结合自身状况和个人意愿做出是否退休以及延迟几年退休的决定。

 


福建理工大学李小兰副教授分享的题目为《社会影响力债券在我国农村医养结合融资中的运用》。她认为,我国可以尝试将社会影响力债券(SIB)融资模式引入农村医养结合服务领域,在实践中搭建起政府、市场和社会三方合作框架,推动农村医养结合服务融资的发展。这不仅有助于缓解农村医养结合服务的融资困境,也也可挖掘市场资本的投资潜力和培育社会组织的服务能力,从而实现经济与社会协同发展、共进共荣。

 


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吴连霞副教授分享的题目为《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上海老年人异地养老的影响因素及提升路径研究》。该研究基于《上海市老年人生活方式调查》数据,研究上海老年人异地养老的意愿,聚焦愿意异地养老的老年人重点分析其异地养老的类型、地区与障碍,揭示上海老年人异地养老的影响因素,并提出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上海老年人异地养老的提升路径。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青年副研究员张琳琳分享的题目为《我国低龄老年人口劳动供给潜力的评价研究——基于老龄化应对的角度》。该研究在考虑健康状况以及家庭隔代照料对劳动供给影响的基础上构建了劳动供给潜力评价方程,分析了健康状况、家庭隔代照料、养老金收入等变量对劳动供给潜力的影响情况。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张凯分享的题目为《失能老人家庭抗逆力生成路径与类型分析——基于多案例的fsQCA分析》。该研究以组态分析为视角,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对30个失能老人家庭抗逆力的生成路径进行分析,并发现家庭组织系统、家庭信念系统和家庭关系系统的不同因素组合对失能老人家庭抗逆力提升的作用路径,进而尝试为失能老人家庭抗逆力提升提供干预策略选择。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本科生税纡青分享的题目为《老龄化新国情背景下抱团养老新模式的发展与应对》。该研究认为,抱团养老是一种健康老年人为满足其对养老品质的需求而自愿聚居、均摊成本、共同生活的互助养老模式,建议将抱团养老与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相结合,提供相关政策优惠,加强对抱团养老的正面宣传,提高健康老年群体对抱团养老的意愿。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生王晓行分享的题目为《民族地区农村家庭养老可持续性研究——基于布努瑶村寨调查》。该研究选择布努瑶村寨作为案例村,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构建布努瑶家庭养老可持续性机制,突出目前民族地区家庭养老问题领域,识别未来可持续发展路径,健全多元化家庭养老支持体系,为民族地区农村家庭高质量养老提供相关对策建议。



辽宁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赵志超分享的题目为《个人养老金储蓄的生命起点在哪里? ——基于个人养老金储蓄规模的年龄特征的分析》。该研究针对意愿储蓄规模与开展年龄断点回归分析,认为个人养老金的意愿储蓄规模与年龄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正U型关系,且蕴含年龄断点的突变过程。未来个人养老金储蓄开始时点可能会继续延后,无法与预期寿命的不断延长保持同步,造成个人养老储蓄的不足。



南京医科大学医政学院研究生郭雨佳分享的题目为《劳动参与对我国老年人死亡风险的影响》。该研究基于2011-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分析了劳动参与对我国老年人死亡风险的影响。研究认为劳动参与使得老年人死亡风险显著降低,其中从事自营职业的老年人死亡风险最低,并分析了劳动状态转变前后老年人死亡风险的变化。



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张文娟教授、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王雪辉青年副研究员对10位发言人的研究进行了点评。张文娟教授认为,分论坛研究内容主题丰富,多方面围绕本次论坛主题进行阐释。蒋炜康老师的研究具有开阔的国别比较视野,希望在未来研究的推进中,进一步理顺养老行为责任认可与最终的养老观念逻辑关系。徐家瑞老师的研究选题十分具有现实意义,事实上现在许多国家都在讨论退休后的老年人相关问题,但是在进行数据处理时需要注意两点:第一,退休可能是一个渐进性式过程,因此退休时长的线性和非线性变化要进行讨论;第二,个体对于退休行为的态度观念有较大差异,需要区分。李小兰老师的研究令人耳目一新,希望在未来的研究推进中进一步结合我国国情,考虑在我国实际情况下如何避免养老市场体系中存在的供需不匹配带来的“拉郎配”问题。吴连霞老师对长三角一体化的异地养老现象进行了扎实的研究,希望在未来的研究中看到更多一体化效应带来的影响,进一步回答标准的长三角一体化会给长三角地区带来的作用。张琳琳老师的研究结果令人欢欣鼓舞,阐明了延迟退休的可行性,但是中国中老年人的劳动参与率实际上在持续下降,因此虽然有劳动潜力,但是实际劳动供给需要进一步考量。



王雪辉青年副研究员认为,发言人的选题兼具创新性和可行性,无论从研究思路、研究方法还是研究发现来看都是不错的研究。张凯同学的研究聚焦失能老年人的家庭抗逆力,突破了以往对于照护规模和成本关注,对现实具有较强的启示意义。下一步建议从家庭抗逆力有关的理论文献入手,不断完善对于指标体系的构建和调整。税纡青同学的研究关注抱团养老模式,对抱团养老的潜在价值和发展困境作出了详细分析,研究扎实但缺乏深度思考,建议加强数据分析和实地调研不断夯实研究结果。王晓行同学以布努瑶村寨的调查为切人,分析了民族地区农村家庭养老的可持续性,内容丰富全面,对农村养老的研究做了有效补充。下一步建议从民族农村地区之于其他普通农村地区的差异性和独特性,民族农村地区可整合的资源等方面入手做进一步研究。赵志超同学运用时点分析探究个人养老金储蓄的生命起点何在,这对家庭生命周期理论的创新应用是很好的尝试,建议在方法上进一步精细化。郭雨佳同学分析了劳动参与对我国老年人死亡风险的影响,研究完整且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下一步可加强对人口学领域内有关于老年人死亡和健康文献阅读和思考,进一步完善研究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