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工信部等17个部门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提出要推动机器人融入养老服务的不同场景和关键领域,提升养老服务智慧化水平。机器人加入养老产业,如同为老年人打开了一扇跨越时空的任意门。然而,任意门的背后,究竟是长久的陪伴,还是一时的噱头,亦或暗含伦理和法律的风险?
近日东方卫视《夜线约见》节目推出“科技助老”系列策划《推开时空的任意门:我们离机器人养老有多远?》,分三集分别予以探讨:第一集《“外骨骼”硬科技助力智慧养老》,第二集《护理机器人的最新应用和研发进展》,第三集《情感陪护机器人的未来发展》。
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副院长胡湛教授在节目中表示,目前外骨骼机器人在养老行业中主要应用在两种场景,一种是辅助康复训练的机器人,另外一种是助力机器人。其应用风险主要体现在安全性可靠性上面。当前国内尚无有针对性的法律监管等措施,尤其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模式和行为模式具有族群性,我们有必要针对中国的老年人特质,制定不同于欧洲、日本等国的专属标准。”
在谈到关于失能老人的护理问题时,胡湛强调,失能老人同样渴望社会参与,这是人的本能,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要件,我们需要有办法来帮助他们。然而,在现有技术框架内,机器人无法完全取代人对人的护理。未来的发展重点之一应该是技术和设备在家庭场景中的无痕化植入,要有模块化和精准化设计,而非寄希望于研发出一种可以承担所有护理场景和护理类型的机器人。
胡湛认为,类似于外骨骼机器人、护理机器人、情感陪护机器人等新科技产品对于老年人的作用和价值,不能简单停留在“赋能”,而要用“赋能赋意”来形容。一方面当然要支持老年人的“再机能化”——“赋能”,但也要认识到生命的衰老是一个自然过程,“衰老”的本意就包含着机能的逐渐流逝,我们可以减缓这个过程,却无法阻止,“赋能”是有严格边界的。因此,我们要从另一方面下更大的功夫,就是帮助老人“再家庭化”“再社会化”,为老年人提供更多情绪情感价值和意义性价值。